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融入全球再分工体系,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加入意味着,在3月31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申请最终截止前,成员国数量仍有可能在目前33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位于亚洲的多边开发机构,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不仅吸引了20多个亚洲国家加入,而且开始对西方发达国家展现出巨大魅力。
自身经济复苏缓慢的欧洲发达国家,自然不想错过与中国加强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式发展的机会。然而,中国是否有能力挑起大梁,顺利、成功地运营亚投行,一直倍受外界质疑。毕竟中国没有运营多边开发机构的经验、项目、知识储备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同时,中国在非洲等落后地区的开发经验一直被指责缺乏透明度、市场化运作和评估机制,而这些是现有多边开发银行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再次,域外发达国家的加入给亚投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领导亚投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规模占到TPP成员经济总量的70%以上。
欧洲迫切希望找到经济增长的新路径。其次,将有助于增强亚投行的运营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它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有所不同的新阶段。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最重要的是要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认清其必然性,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当2030年前后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后,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到当今西方发达国家2-4%左右的水平。第一,价格制度动力,即通过价格管理部门的价格管制,将许多商品的价格,特别是生产要素的价格,人为地压低或扭曲,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促进出口,带来经济增长。随着财富分配更多惠及广大民众,中国内需潜力将进一步提高,民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进一步迸发。
经济新常态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状态。政府的更多注意力将放在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上,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动辄下猛药来维持高增长。
主要动力:三大发动机问题是,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上述哪些动力开始靠不住了,哪些动力是未来必须主要依靠的动力?笔者认为,未来必须依靠的主要动力只能是三大发动机。产业结构的新常态表现为服务业或者第三产业比重占主导地位,并越来越高,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存在哪些动力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经济增长客观上有哪些动力。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就是通过大规模的生产要素投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需求动力结构内部,由主要依靠外需转为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转为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转为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惯性,企业、民众和政府对高速增长有路径依赖,当经济速度换挡、结构调整时,难免会出现阵痛,引发一些问题、矛盾和风险。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是健康、可持续的在中国历史上,市场经济早已建立了。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是伴随着科学革命,利用科学革命带来新的科技,让有眼光和有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建立新的企业来增加生产。本文要说明的是采纳了市场经济以后,一个国家需要有什么条件来推动快速的经济发展,或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应当怎样运作。
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在中国历史的环境下,发明科技没有适当的报酬。只要让中国的企业家能在市场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的经济便会快速地发展。
这里说明了在当时的市场经济,各人分工合作,货物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经济的运作不需要政府干预,就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之手来引导。上述说明了国家快速地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有一个因素是资本的供应。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中国才能有一流的企业家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勤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不求而民出之。社会的地位以仕农工商排行,聪明的人趋于努力念八股文考科举当官。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中国政府维持了社会的秩序,完成了不少的基本建设。
总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让企业家有机会引进或创造新的技术,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和谋利。这种贪污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也是很普遍的,我们希望现今中国的反腐运动会把它消除。
最简单的回答是一个市场经济需要有新的企业继续进入市场,和一部分既有企业一同利用或发明先进的技术来增加生产。增加资本的供应能够让企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有了上面列举的条件,增加资本的供应会把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加。上面说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假定企业家的投资只用了国内资本,没有谈到引进外资。
有了充分的资本供应,中国的企业家才能继续开创新的企业,和把既有企业的技术改进来推动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它们在市场互相竞争,适者生存。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有不同的意见。我曾用三个因素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得那么快。
这三个因素是中国采纳了市场经济,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和中国还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可以引进和利用先进的技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科学与技术没有发展起来。
科技的发明不是几个人的事,需要整个社会的环境支持,结果西方的科技领先,导致中国的科技是从西方引进的。政府的角色主要是维持社会秩序与提供基本建设。
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有赖于西方的科技。我将在下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
中国现在已经采纳了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利用世界所有的各种科学与技术。资本有效的利用,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不能让银行把资金给与效率低的国营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所得分配。正如上面所说,中国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快速的原因。
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一个适于经济增长的环境,使中国的企业家能自由运作。中国政府官员干扰企业的原因多半是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利益。
进入 邹至庄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市场经济 。现在中国的企业家同样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运作,如果是合法的,政府的官员不应当干扰。所以采纳对外开放的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分重要,这一政策能把资本和技术引进中国来。